古代节日人日是哪一天 ,诗词里的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也称作“人日”,通常为古代中国进入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
人日亦称“人七”“人庆”,唐后又称“人胜节”。作为年节的一环,人日的历史比清明、端午、中秋悠久,大抵西汉时便具雏形。时人东方朔的《占书》上有:“岁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犬,三为豕,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后世文人认为,《占书》所言八日与中国创世神话有关,并将其解读为造物时序,由此可见第七日始生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朝代的人们在人日这一天有着不一样的庆祝方式,而诗词正记录下了人们当时的生活和心境,让我们穿越时间,与古人们一同度过这一天吧!
魏晋至隋:人日习俗逐渐固定
魏晋时期,人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其节日习俗也逐渐固定下来,包括食俗、礼俗、节日活动等。《太平御览》卷30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隋人承继了魏晋时期的人日习俗并契合地域特点进行细化和改造。《荆楚岁时记》以荆楚风尚为主体,着眼于长江流域。隋代一统天下,其文献中出现了人日南方食菜羹、北方食煎饼的记录。
人日剪彩
徐延寿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录自《全唐诗》卷114,中华书局1960年版)
这是一首清新可人的五言诗。诗人描写了正月初七,深闺妇人的剪彩之巧,灵动而有趣。首联白描,但不苍白,一个“怜”字突出了妇人的细致、用心以及对手中作品的期待,在读者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剪纸的妇人嘴角上扬,眼睑低垂,眸子中闪动着怜爱的光。妇人剪成的花叶因她的浓情而新绿,裁就的花朵因她的巧手而成春。她要将剪好的燕子贴在门上,把门装点得更漂亮;还要将剪好的鸡形贴纸,送给来访的客人。至此,妇人剪纸的精巧和绵绵的情思跃然纸上。尾联,妇人俏皮地举起自己的作品,问向夫婿:“哪点不如真的呢?”把妇人的天真、可爱表现出来,颇具韵致。
[明]佚名《磨镜图页》(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唐时,人日被设定为法定假日,发展为全国性的节日。《开元七年令》等政令中都有“人日假一日”的记载。这一天,民间会举行小型聚会,与家人、友人欢聚一堂;皇帝也会在宫中宴请群臣,并赐给群臣“彩缕人胜”,彰显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唐代人日的宫廷筵席上,除乐师演奏“钟鼓铿锽大乐调”外,还有一项风雅之举——君臣酬唱赋诗,因席上所作之诗大多应帝王之命,故谓“应制诗”。应制诗人多拥有较高的职位,蒙圣恩得以进入皇家禁地与皇帝及群臣唱和,诗的内容也相当类型化,描写节日盛景,渲染太平景象,歌颂皇帝恩德。宫廷的节日赋诗风气被王公贵族带回家中,便出现了私宴诗。文人作诗以应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节日氛围,也为“人日”在唐代的兴盛留下了重要的依据。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李峤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录自《全唐诗》卷58,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宫乐图》(局部)
宋代: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宋代“人日”习俗沿袭唐制,官方设假一日,民间集会欢庆,剪裁人胜,南羹北饼,登高畅饮。
宋时人日节庆场景盛大,根据《东京梦华录》卷6记载,正月初七,汴梁的灯山上挂满了彩灯,异常夺目。向北的街面用锦缎结成起伏重叠的小山,上面画着神鬼故事,或是卖药卖卦的人物。大街上横列着三座彩门,中间为“都门道”,左右两边为“左右禁卫之门”,上面悬挂的大牌子上写有“宣和与民同乐”的字样。彩山左右两边分别是彩结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骑着狮子和白象。各自的指头向前伸着,指尖冒出五道水来。左右门的上方是草扎的双龙戏珠,用青布遮着,草上密密地插上数万盏灯烛,远望蜿蜒如两龙腾飞。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根数十丈高的高竿,顶端为绸缎彩球,竿上悬挂纸糊的百戏人物,随风舞动,宛若飞仙。彩门内设有乐棚,由开封府衙的乐工演奏音乐和表演杂戏,左右军的百戏也在里面。宣德楼上垂下黄缘边的帘子,中间为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执黄盖伞扇的宫女列在帘外。两朵楼各挂一枚灯球,直径一丈左右,里面点一支巨烛。帘内乐声、嫔妃嬉笑之声不时传出。楼下用枋木叠成露台,结彩栏槛,两边排列的禁卫面向乐棚,着锦袍,戴幞头,簪皇上赐的华胜,手执骨朵子。教坊演员和露台弟子,交替着在露台表演各种杂剧。百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的表演不时引得观众高声喝彩。
临江仙·人日席上作
贺铸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录自《全宋词》第1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元时期: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金元时期,人日设假被取消,《辽史》尚有人日的记载,但官方文书已不再提及。从官方到民间,人日节俗规模与境况也不及唐宋,出现衰微的趋势。虽不列为法定假日,人日的旧俗还是逐一被保留下来。《辽史·礼志六》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金代的文人仍保留着人日登高饮酒赋诗的雅趣,“明月高楼燕市酒”“山僧送客不关门”(赵秉文《人日游西山寺观谢章壁画山水》)。人日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南朝刘宋郭缘生的《述征记》记载:“魏东平王翕,七日登寿张县安仁山,凿山顶为会望处,刻铭于壁,文字犹在。铭云:‘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登高是为了“人”,为了消灾避祸、祈福保生。人日登高,在高爽的地方眺望,“在于祓除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不祥。七日的登高,正值年初,可以说是祓禳一年的不祥”([日]中村乔《中国古岁时记之研究》),这一点与重阳登高是相同的。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元好问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录自《元好问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
[元]倪瓒《幽涧寒松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山栖怜雾夕,水泛悦霞朝
明朝时,人日已由全国性节日彻底转为地方性节日,清《道光蒲圻县志》载:“此节明代诸藩宫中作之,士民家不然。”随之而来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日节庆活动,也逐渐突显出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地方性色彩浓郁。
各地方志记载了当地的人日活动。嘉兴、慈利、常德等地沿袭宋时的吉占和卜岁,“其日晴,生物育,阴则灾”。陕西渭南地区的人家会在土地庙前放一碗油,依据家里的人口数在碗中放置灯焾,长明不熄,祈求香火不断。山西东南部地区用煮熟的稷米祭祀北斗星,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作“炙地”,均是为了求得一年的好收成。
人日活动与政治几乎不再有关联,没有了官方的统一规定,可以在地方踏实、自由地成长。但无论各地有多少细节的差异,人日的主题仍是“人”,是子孙的繁衍与家族的兴旺。
赠君采效何逊作四首(其三)
何景明
居人日缚束,行子逝飘飖。
山栖怜雾夕,水泛悦霞朝。
达俗势靡合,遗名迹自超。
愧随衣冠侣,振佩青云霄。
(录自《何景明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这首诗取自《赠君采效何逊作四首》组诗,大致为正德六年(1511)诗人复任中书舍人并任内阁讲经官期间的作品。复职后的诗人,身心并未愉悦,所以才有了首联“居家的人重复着日常,常有羁绊之感,而游子像乘风的稻草一样随心飘摇”的感叹。颔联写游子眼中的景、抒游子心中的情:傍晚,栖息在山上,看云雾浮动山间,心生怜爱;清晨,泛舟在水上,看朝霞染红天边,喜悦满满。颔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的主观感受,对仗工整且不呆板,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诗人直接道出了违逆世俗、遗弃浮名的意愿。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愧与士大夫为伴,已然厌倦官场,向往归隐。李维桢《彭伯子诗跋》评其诗:“以才情致胜。”
清代:东风七日蚕芽软
清代在节日认定与节庆习俗上,大多接受了汉民族的传统。然而,与元日、端午、中秋不同,人日在清代已完全演变为地方性的节日,有些地区民间保留着人日的习俗,如《永州府志》记载“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胜,或镂金箔为之。贴于屏帐,亦戴之头鬓”。《清泉县志》也有“初七日为人日,占以晴明为佳”。而有些地区则对这个节日久已不知。
清时,宁夏、甘肃一带有人日招魂的习俗。《甘肃新通志》载:“人日黄昏后,弱女、幼子怀饼焚香,赴街相呼,名曰招魂。”《宁夏府志》也有人日食面饼、击铜鼓、呼叫招魂的记录。直隶、山东、安徽等地则将老鼠嫁女的传说引入人日。吴桥县“正月初七日俗谓人日,民间忌点灯,为鼠取妇”;商河县“不张灯,为鼠忌也,俗语谓之为‘猫嫁女’”;怀宁县“炒豆、栗、粳米掷之室隅,以饲鼠,谓之‘炒杂虫’,又于此日禁言鼠事”。江西部分地区保留了宋朝人日“送穷”的节俗,“彻元旦所设香案,七日内不出灰粪,至是日始扫除”(《乐平县志》)。
青玉案·人日
纳兰性德
东风七日蚕芽软。青一缕、休教翦。梦隔湘烟征雁远,那堪又是,鬓丝吹绿,小胜宜春颤。
绣屏浑不遮愁断。忽忽年华空冷暖。玉骨几随花骨换。三春醉里,三秋别后,寂寞钗头燕。
(录自《饮水词笺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清]《升平乐事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