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什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原来给逝去的人烧纸钱有这么多的忌讳和讲究
前言
在老家的村子里,老一辈的人都比较迷信,家里遇到了难事,过得不如意了,或孩子莫名其妙大哭,他们都会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
还理直气壮的说:“这是亲人没钱了,来讨‘生活费’了”
什么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把“烧纸钱”当成了天大的事儿,大包小包的烧,生怕“那边的人”不够花。
那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烧纸钱又有哪些禁忌和讲究呢?
一、烧纸钱的由来
纸钱,又称“冥币”。古往以来,人们确信:“人死了并非真死,灵魂会飘向另一个世界或经历轮回再次重生”。
在世的家人、亲朋好友就会以“烧纸钱”的方式祭奠那个“世界”的人,以此表达哀思之情
正如白居易所说: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从古至今,“烧纸钱”这一传统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了人们丧葬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关于它的由来也众说纷纭,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传说:
传说1.蔡莫推销粗纸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之后,靠着这门手艺发家致富。
他的哥哥蔡莫看的眼红,其媳妇慧娘见状羡慕的不得了,于是就找弟弟学技术,不料蔡莫学技的功夫还没到家,就慌着开始造纸。
蔡莫和慧娘
但他造出来的纸张品质低劣,根本无人购买,最终堆满了整个屋子,连睡觉的床榻都被占用了。
两口子看着屯的满屋子的纸张卖不出去,那是一个脑蛋两个大,慧娘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趴在蔡莫身旁嘀咕了半天......
这天半夜,蔡莫突然发出一声凄厉惨叫,左邻右舍闻声而来,这才得知,慧娘晚上与蔡莫吵架赌气后,自尽了。
第二天一早,蔡莫当着街坊邻居们的面,在慧娘的棺材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哭不已,手上自己造的纸不断往火盆里丢,场面让人心痛。
嘴里还念叨着:“都怪我,造了这么多纸没人要,惹你生气,还跟你吵架,是我气死了你呐。”
烧着烧着,棺材里面突然传出了敲击响声,只听棺材里嚷嚷道:“救命,老娘憋死了,我回来了”。
众人都被吓呆了,胆子大点的人哆嗦着手推开了棺材盖,慧娘立马跳了出来。
说道:“我到了地府,阎王爷罚我不停推磨。幸亏蔡莫给我烧了纸钱,我贿赂了小鬼们,让它们帮我推磨,并给阎王交了‘保护费’,他老人家才把我放了回来”。
蔡莫听到此话赶紧迎合夫人:“娘子,我不曾给你烧过钱呀”
慧娘立即指着纸灰说:“傻蛋,阴间黄纸才是硬通货,因为方便携带,铜银不流通的,带着费劲”
在场众人闻听此言,发觉黄纸还能当冥币烧,都纷纷掏钱买蔡莫家的纸。
没几天蔡莫家屯的劣质纸就被大伙儿一抢而光,烧纸的习俗也随之流传了下来。
传说2.朱元璋以假乱真
在浙江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纸钱竟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当地的人将祖先的牌位放在正屋高处的方形盒子里,称为“神堂”。
他们每进行一次祭奠之后,都要往里面扔一些碎银子,供祖先们在阴间享用。
元朝末期,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人揭竿起义,可老朱一直严重缺少军资,于是便打起了百姓家“神堂”中银子的主意,并将其全部纳为军饷。
并对百姓说:“放心,我朱元璋一口唾沫一个钉,来日一个子儿都不会少你们的”
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既不想赖账,又不想掏钱。
于是他命人制造了大量的锡纸,表示这是阴间的人们所用的“冥锁”,以此抵债。
从此之后,百姓们在祭祖的时候,就用纸钱代替了真正的银钱。
类似关于烧纸钱的传说由来还有很多......
这些传说看起来大不相同 ,但是它们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们都相信有阴间的存在,并且阴间的人们都需要用到钱财。
二、烧纸钱真的有用吗?
按照人们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观念,大家迷信地认为:传统死后的人将在其他的“世界”中生活,人们为死去的人“烧纸钱”,这就等于那些去世的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得到这些钱,他们也穿衣吃住,会因为这些烧来的纸钱而“活得”更好。
如果没有人为死者烧纸钱,那么他们就不能在自己的世界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不只是老人们在坚持烧纸钱这个习俗,在传统的家庭里,年轻人们也都这样做。
人和动物本质的区别就是:人注重子孙延续,以孝为基准。
父母亲人在世时,作为子女都会将孝放在首位;
父母长辈去世后,他们只能通过烧纸钱、扫墓来向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这也是人类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方式。
这样的方式一是表达对过世人的牵挂,二是让活着的人心里有些许慰藉。
逝者如果没人烧纸钱,就代表着他们已经被活着的人忘记了。
况且真正的死亡后来流行着这三层含义的说法:
- 身体死亡。人们因为一些疾病或者意外,身体的所有器官功能都停止了工作,这是肉体的离开。
- 灵魂死亡。逝者的遗体被推向火葬场,肉体被燃烧直至化为骨灰,神魂俱灭,灵魂也没有了归宿。
- 社会死亡。意味着那些你牵挂的或是牵挂你的人也都已经不在了,此时将不再有人给你“烧纸”,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在佛教中,却有“六道轮回”一说。他们对于“烧纸钱”的行为,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他们认为:那些逝者或已升天或投胎转世,或堕落在了畜生道和饿鬼道,也有的成为了阴间的亡灵。这时候的钱财对于他们又有什么用处呢?
至于那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佛教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那里所有的一切应有尽有,大家会无欲无求。
随心所欲的生活着,当真是极乐净土,更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钱财。
因此佛教中人吃斋念佛,不杀生行善事,都是希望自己秉持纯良天性,逝后跳出轮回,前往“极乐净土”,他们也往往会采用诵经念佛的方式超度逝者。
但是烧纸钱有着世间的各种说法,人们多数认为去往鬼道的亡灵有很多,阴间也都看钱说话,逝去的人如果口袋空虚没钱花,就会找亲近的人“亲近”,这样对活着的人就很不妙了。
所以佛教对“烧纸钱”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因为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随世间之缘,不给人类众生带来任何不必要的烦恼。
不管怎样,烧纸钱流传下来就有它流传的理由,我们应该接受,在包罗万象的今天,很多事情其实“存在即合理”。
但是烧纸钱也是有很多禁忌和讲究的,一定要牢记于心,不能马虎。
三、烧纸钱的讲究和禁忌
俗话说的好“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尤其是在清明节(阴历4月5日前后)和中元节(阴历7月15日)人们更是从各地返乡为逝者“烧纸钱”。
我们更是要正确的祭拜祖先,才能得以风调雨顺,万万不可乱烧。
比如在买纸钱上,不要买那种上面印着几亿几千万的纸币,那种印刷品其实并不适用于“烧纸”,哪怕大把大把的烧,都让人觉得太毛了。
而且一定要天黑透的时候才能过去烧,因为白天的时候,阳气会相对来说重一些,没谁敢出来取钱的,如果是在墓地的话,白天晚上都是可以的。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应该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祭奠逝者,嬉皮笑脸或是打闹嗔怒都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在“烧纸钱”时,我们都会先画一个圈,嘴里念叨着逝者的名字,这样才能将“纸钱”烧给对应的人。
(关于这个说法还有人认为是古代经常会有战乱发生,很多祖先都流落到了外敌回不来。晚辈们就会烧纸钱的时候念叨着祖先的名字,希望他们可以听到声音后过来取钱。)
烧纸钱时一定要完全烧尽之后才能离开,这样阴间的亲人收到的钱才是完整的。
路上遇到的纸灰烬和纸灰堆尽量要避开,不能踩上去,绕不开的时候也要小心的穿过去,而且要表达歉意,说声“对不起,借过了”。
还有个忌讳很重要,烧完纸钱之后是不能回头看的,因为按照民间的说法,此时会引过来阴间的人。
如果这个时候回头看,可能会看到不好的东西,阴阳此时可能会交错,对彼此都不好。
关于清明节呢,也有一个俗语“前三后四,前三后七,左五右六”。
关于“前三后七”意思是在清明时节的时候,不管是前三天还是节后四天都是被允许的。这也是源于古时的一个民间故事。
清朝时候有一个当官的回家上坟,然而当他急匆匆的赶回家时,清明节已经过去了。这个当官的只好在第二天去坟前扫墓。
回朝后,他总觉得心中不顺,感觉特别对不起老祖宗,便向皇帝上书提议“建议修改上坟时间”。
皇上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前三后四”的说法便诞生了。
不过现在的人大多认为,在清明节当天的时候,阴间的道路过于拥挤,这天烧纸的话,亲人可能会收不到烧来的钱。
因此刻意错开了清明节当天,而是选择在清明节的前后三四天“烧纸”。
甚至有些老祖宗认为,烧纸还是提前好,因为清明节“烧纸”的人太多,这样就会造成阴间“通货膨胀”的现象,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提前烧一百顶二百”。
而这“前三后七”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三天,节日的后七天。
之所以变成七天是为了照顾到那些因工作繁忙和路途遥远的人未能及时赶到,阎王爷也会体谅一些,多给几天宽容下。
那这“左五右六”又是怎么个说法呢?它并不是指的天数了,而是指的时辰。
一天当中上午和下午各有五和六个时辰,中午太阳最强的时候不能去,只能挑选其他的时辰去扫墓。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种说法了,还有的地方会认为“左五右六”指的是早晨的五六点钟扫墓。
对此还有一些忌讳:上坟前吃的得是素食,开荤的人不能上坟。到达坟地的时候不能拍照,这会导致一年中有霉运上身。
孕妇和经期的女人不能上坟,因为坟地属阴气重的地方,对孕妇腹中胎儿不吉,而月经期的女人,经血属阴,阴上加阴是谓大凶......以上这些人是都不能进行上坟烧纸钱的。
亲人离我们而去自然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很多人为了表达自己的“阔气”和“孝心”,会大把大把的烧纸钱,只嫌烧不嫌多。这也就有了后来说的“烧的纸多,惹得鬼多”。
意思也就是说“纸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不然自己的先人拿到钱之后可能会引来其他的“鬼”来抢钱。
不管是有用或是没用,迷信也好,习俗也罢。“烧纸钱”这种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表达我们的对逝者的怀念和寄托我们的哀思。
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文化,更应该尊重我们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