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文全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
【正文翻译】
说明:翻译共分四行:
1.原文; 2.逐字直译;
3.意译,力求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4.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必要时)。
本篇出自《列子·汤问》。古人给诗文起名有时很任性,常常用诗文开头的几个字(多为2个)指代。“汤问”篇的开头是“殷汤问于夏革”,可能因为“殷”是“汤”的修饰词,所以略去,用“汤问”作为篇名。全篇基本上是问答体,商汤、大禹等人向夏革提问,夏革一一回答。提问是宾,回答是主,也就是说:夏革是作者的代言人,他的观点才真正代表了作者的观点。
这篇故事的寓意,要结合原著来看。原文很长,其中有这么一段:
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夏革曰:“然则亦有不待神灵而生,不待阴阳而形,不待日月而明,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不待五谷而食,不待缯纩而衣,不待舟车而行。其道自然,非圣人之所通也。”
【大意】大禹罗列了一堆自然现象,说只有圣人能掌握这些规律。夏革说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规律连圣人都不能掌握。
本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就是用来佐证“很多自然规律连圣人都不能掌握”这个论点的。——这是很典型的“不可知论”,道家就喜欢讲这玩意儿。说到不可知论,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庄子》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间的规律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探求无限的规律,自然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推而广之,全人类的生存也是有限的,用人类有限的历史和能力去探求无限的规律,自然也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种“不可知论”有合理的一面。
但我们完全不必因此而悲观绝望,更不必停下求知的脚步。在考场上,我们不可能因为“无法答出满分”就直接交白卷,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因为“无法掌握全部知识”就不去追求知识。我们不能保证掌握所有的规律,但能保证今天掌握的规律比昨天多,从而使得今天的生活比昨天好——无论对人类的个体还是全体,这就是认识自然、掌握规律的意义所在。否则,若全盘否定求知的意义,那么人类不必去打磨石器、不必去选育粮食、不必将脚步踏向星辰大海……安静地匍匐在非洲的旷野上等狮子来让我们物种灭绝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