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在当时全国的影响力如何?

诸葛读书屋

南京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时间非常短。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并在之后建立的新中国,定都北京,南京作为中国首都,已成历史。即便在这个满打满算,38年的民国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历史里,依旧出现了各种乱子,民国政府的首都,也几经迁移。最初孙中山成立的南京民国临时政府,迫于袁世凯的压力,不得不辞职临时大总统,改由袁世凯担任。袁世凯只用2个月的时间,就窃取了革命果实,将政府迁往北京,成立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新街口广场

北洋政府是是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期间经历了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每4年统治的皖、直、奉系北洋军阀时期,一共存在了16年,16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首都一直在北京。

北洋军阀混乱的统治,逐渐失去了民心。孙中山于1925年在广州重组国民政府,开始北伐。然而,由于孙中山的逝世,国民党内部出现矛盾和分裂。最终,于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正式定都南京。南京作为一个上升期的全国性政府的首都,迎来了黄金发展的10年。

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北平移至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十年期间,国民政府在南京随即着手进行城市建设了。南京出现了自六朝、南唐、明朝以来的第四次建筑高潮。1927年6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特别市。首任市长刘纪文上任伊始,为配合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中山陵, 开始修建南京市内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大道。

此后,根据《首都计划》的规划,南京市内又相继建成了中正路、太平路、白下路、汉中路、中华路、雨花路、山西路、大光路等近百条道路。至1937年初, 南京市经过10年的建设,城内竣工的道路总长达120公里,形成棋盘格状与网状相结合的道路系统,奠定了近现代南京城市道路的基本框架。

民国时期的南京,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各部门都需要办公用房,与国民政府建立邦交关系的国家在南京建立外交机构也需要大量用房。

同时还有各大公司银行纷至沓来,精英荟萃,学子云集,诸多学校、院所陆续建立。此外,政府官员和各色人等纷纷汇聚南京,公馆别墅和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在南京城内涌现。

代表性的建筑有国民政府及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建筑群,司法部、铁道部、交通部、外交部建筑群,各国使领馆,以及中国国货银行、中央商场、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中央体育场、国民大会堂、中央饭店等。

大马路当年的老照片

虽然南京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风光无限,一时无两。但因为民国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却并没有能树立起中央权威,事实上各地军阀实力依然强大,且独霸一方。因此,首都南京的影响力,远没有波及全国。最为明显的就是,南京话没有成为全国官方的统一标准。

早在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就有想法将南京话作为官话,加以推广。可惜,之前几千年里,中国统一的中央王朝,基本上都定都在北方,以北方方言体系为标准的官话,经年历久,一时间难以在民间普及。之后的靖难之役,朱棣篡位,将明朝都城又迁到了北京。经过明清两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北京话与南京官话渐渐占优势地位,不过南京官话长久以来,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也始终焕发着生命力。

罕见南京古寺民国老照片

之后,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当时的南京官话特征,如有入声等。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北京话和南京话的结合: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北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复合普通话。

然而国语推广不到两年就爆发了关于京音(北京语音)和国音(即老国音,“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大辩论。最终结果是国语以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废弃老国音。南京官方,也随即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京十年黄金期发展,如果没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可能会巩固它的首都地位和影响力。然而,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了南京,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遇难。要知道当时的南京整座城市的人口,也就100万左右。曾经一座欣欣向荣,富有朝气的南京城,突然间变成一座空城、死城。

抗战8年后,国民党又挑起了内战,数年之后,被赶出了南京城。新中国,在综合因素的考量之下,最终选择定都北京。南京的政治影响力,随之减弱。如今,虽然贵为江苏省的省会,但在长三角的经济实力上,落后与同省的苏州,更别说上海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