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过渡期)提前退休注意事项 如何估算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过渡期)提前退休注意三个事项:提前退休有政策性风险,比较养老金时间节点要合理,损失的收入估算要准确。手把手教您如何估算新旧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
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2024年9月30日退休,新办法计发待遇(含职业年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有些人就有疑惑,什么时候退休合适?
每人情况不同,各地政策不一,无法给您明确建议,抛砖引玉,提醒您一些注意事项,带您大略估算一下养老金,如果您还觉得提前退休是合适的,再找本地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咨询(找本单位政工模拟填写退休审批表,再到社保找专门计算养老金的同志,计算近期的养老金。如可能让社保人员给计算个正常退休的养老金,如不行,打听清楚已知的公式、参数,再用本文推荐的办法计算正常退休的养老金。再到本单位政工处,了解一下地方性补贴情况)。
一、提前退休(包括过渡期内退休)注意的三个问题
1、提前退休有政策性风险。
事物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政策也会变化,政策变化后,提前退休决策的依据就可能不充分。
过去,也有一些提前退休优惠政策,如提前退休,多加几级工资。从以前情况看,提前退休有得实惠的,但吃亏者更多。
本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变化,您可能不知道罢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出台初期,一位省级人社厅领导宣传称:过渡期后(2024年10月后),会有10%左右退休人员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计发待遇,可能会研究新的办法。(观察看,退休人员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计发待遇的比例明显低于10%,大的调整政策恐怕不会出台)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一定是,一个人越晚退休,每月拿得养老金越多。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大部分有实施期,多到2024年9月30日。
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多处于磨合期,一年后、二年后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
建议,为了多拿养老金,选择在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不要退太早,要退也在2024年7、8、9月份,等等有没有新政策出台。
2、比较养老金时间节点要合理。
过渡期内提前退休,计算新、老办法养老金计发待遇时间节点要合理。2024年8月退休,老办法计算至2024年8月,新办法计算要到正常退休的月份,如还要3年才能正常退休,新办法计算至2027年8休,这样计算的结果,新老办法比较才合理。不能都以2024年8月这一个时间节点计算新、老办法的养老金待遇,您晚三年退休,完全可以拿到2027年8月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
晋升后退休的,计算预计退休时,新、老办法的养老金待遇,
再计算正常退休时,新(老)办法的养老金待遇,将每个时间节点新老办法按一定比例折算出那个时间节点的总额,比较这两个时间节点的养老金总额。
时间节点不同,结果差别很大,一定要注意。下面介绍的评估养老金思路,自己计算的时候,一定把握住时间节点。
从正科级晋升为副处级,要求退休者,一定要认真计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好处。距离正常退休时间太长,如5年,仅从养老金这一个指标考虑,绝大部分人得不到好处。
当然,过去多少年前,个别地方,退休后的副处可以调整住房。现在,有的地方,副处可能还要享受一点政治上、生活上待遇。这算是不退休(不晋升)政策风险吧。
3、损失的收入估算要准确。
每个月多拿500元养老金,预计拿20年,共多拿养老金12万元。提前退休二年,少拿收入15万。不把二者折算成现值(考虑利息因素),就知道收入损失高于多拿的养老金,就不要提前退休了。
从经济角度出发,提前退休,一辈子多拿的养老金总额(现值)高于收入的损失,才考虑提前退休。
既然是估算的结果,就不是很准确,如果计算的结果,二者差别不大,请高度重视。
计算损失的收入一定要准确。把工资卡一年的收入加上一年的公积金作为一年的实际收入才相对准确。单看一个月工资条的数据不准。一年的实际收入减去预计这一年的养老金(所有的养老金,包括地方性(计划外)补贴,有关地方性补贴情况,可咨询本单位政工(有的单位在财务,下同),有的地方占的比重还比较大,退休晚,可能有少量增加,本文不再探讨),才能估算出损失的收入是多少。不满年的,不是按月发放的收入逐项分析,有的全部计入收入,有的全部不计入收入。
注意到时间节点问题、损失的收入准确计算以后,大部分人过渡期提前退休并不合适。确有工龄短等个别人员,退休是合适的。
二、估算养老金
虽力求准确,但各地数据不一,办法不同,有些数据没有出来,只能估算,因此不作为决策依据,仅供参考。提供思路而已。
(一)估算老办法养老金
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才用得上计算老办法养老金。
新、老办法养老金计算办法各地有一些差别,可咨询当地社会保险处及本单位政工。本文主要以本地养老金计算办法为准。
公式:(a*m+b+c)*G2015-2023
指标解释及估算。
1、a
a的确定时间节点各地不一,保险起见,以2024年9月前,实际退休时的级别档次、职务查表一表二(以印刷体为准),相加,确定a的数值。大多数省市不采取这种办法,但因其简单、计算出来数值稍大,保险,本文采取这种办法。请注意鉴别。
2、m
全国统一,工龄35年及以上=90%;30年及30-35年=85%;20年及20-30年=80%
3、b
实际退休时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地市之间标准不一,有的县市区之间标准不一。政工掌握。某地标准大约为:正处,3800;副处,3400;正科,2900;副科,2650,可用于估算参考。
4、c
全国一个标准。县处级=460;乡科级=350
乡科级,包括正科、副科。
5、G2015-2023
全国统一,公布的一个工资增长率=(1+G2015)*(1+G2016)*(1+G2017)*…*(1+G退休当年-1)。
G2015-2021=1.06*1.045*1.03*1.03*1.029*1.025*1.024 = 1.2692
假定G2022=0.024,
G2015-2022=1.2997,用来计算2023年退休养老金。
假定G2023=0.024,
G2015-2023=1.3308,用来计算2024年退休养老金。
以上实际给出了每年的工资增长率,可用于当地的a的不同算法。
6、(a*m+b+c)*G2015-2023
算出(a*m+b+c),算出(a*m+b+c)*G2015-2023
值。也就是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
2023年退休
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a*m+b+c)* 1.2997
2024年退休
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a*m+b+c)* 1.3308
(二)估算新办法养老金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当地地市人社局官网可查到,现在可查到2021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数据,注意公布文件中,有用于核算养老金字样。启明本地2021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大约=7180,较上年增长0.042。2022年工资增长数假设为0.03,2022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大约=7395,用于计算2023年退休养老金的计算。2022年工资增长数假设为0.04,2023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大约=7690,用于计算2024年退休养老金的计算。
缴费年限
认可的本人工龄。有的地方,缴费年限有不同的认定办法,本人应知道,至少政工知道。计算到几个月,换算为年,下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如缴费年限N=26+9=35年
视同缴费指数
各省不同,各地市不同,社保掌握《视同缴费指数表》。
百度“一文看懂视同缴费指数”,打开“个人图书馆”相关内容,可看到相关“视同缴费指数表”。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视同缴费指数表》确定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实在查不到的,以实际缴费指数最高值(最近值)+0.03进行估算。如视同缴费指数=1.40+0.03=1.43
视同缴费指数=1.43,属于正科级人员的范围内。预计退休前,从正科升到副处,视同缴费指数=1.43+0.24,从副处升到正处,视同缴费指数=1.43+0.24+0.25,供参考。
视同缴费年限
认可的本人2014年9月前工龄。如,26年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2014年10后缴纳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 X2015/C2014+X2014/C2013)/N;n=退休年份,如2023年、2024年。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Xn算到月,按年计,保留二位小数。
本数据拿身份证可到社保处查出(有的地方电话也可查询)。
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可在有关社保网上查出Xn,人社局、财政局公开公布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明确说明用于计算缴费指数)Cn-1。如2023年缴费工资基数为X2023=10350元,上一年的C2022=7395(这里假设与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相同,有的省市这两个数不同),当年实际缴费工资指数=10350/7395=1.40。
假如,最后计算出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1.40
实际缴费年限
2014年10月后认可的工龄。如为9年。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1.43*26+1.40*9)/35=1.42
如2023年退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7395*(1+1.43)÷2*35*1%=3144.72元。
如2024年退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7690*(1+1.43)÷2*35*1%=3270.17元。
2、过渡性养老金
2023年退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7395*1.43*26=2749.46
2024年退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7690*1.43*26=2859.14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各地不同,如系数1.3%,为启明本地的计算公式用数,全国多在1.1%-1.4%。这个计算公式,在公开的《改革方案》中有。
3、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在有关社保网上查出2022年底数据=M。
本人2023年缴费工资基数已经可在有关社保网上查出=X2023。2023年每月个人养老金缴费额=X2023*8%
2023年6月退休,
估算,个人账户养老金=(M*(1+5%*6/12)+X2023*8%*退休时月份)/计发月数
=(77000*(1+5%*6/12)+10350*8%*6)/139=603.55
5%,预计个人账户利率。6,6月份退休。12,一年12个月。139,6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
实际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计利息一次,上面公式进行了简化。
过了59周岁,计发月数就是139,“不满59周岁”,计发月数是145
估算,职业年金大约=个人账户养老金*12/8=603.55*12/8=905.32
2024年6月退休,
个人账户养老金=(M*(1+5%)*(1+5%*6/12)+X2023*8%*12*(1+5%*6/12)+X2023*(1+4%)*8%*退休时月份)/计发月数
=(77000*(1+5%)*(1+5%*6/12)+10350*8%*12*(1+5%*6/12)+10350*(1+4%)*8%)/139=706.64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2/8=1059.95
77000*(1+5%),2022年前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2023年底本息
77000*(1+5%)*(1+5%*6/12)2022年前个人账户总额至退休时的本息。
X2023*(1+4%),预计2024年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10350*8%*12,2023年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0350*8%*12*(1+5%*6/12),2023年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在2024年前6个月的本息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
2023年60岁退休,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3144.72+2749.66+603.55+905.32=7403.25元。
2024年60岁退休,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3270.17+2859.14+706.64+1059.95=7895.90元。
注意,这不是同一个人2023年退休与2024年退休的养老金。同一个人,参数要修正, 除视同缴费年限外,其它参数几乎都会变化。这里2024年养老金推算,只是为了说明如何预测未来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养老金帐户如何计算利息等,因为2024年退休没有一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为9年,代表不了任何一个人的实际养老金推算。
您找的数字越准,用的公式越贴近当地实际公式,计算越准,但是,由于有些数字是估计出来的,以上数据也只能是估算的结果。
以上推算短期内较准,如上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出来后,当年推算的养老金与实际养老金差别不大。用于长期预测,因为估算的有些参数肯定不准,只是看个趋势,与实际数据相差可能较大。
计算要仔细,多计算几次。
(三)实际养老金(不是所有养老金)
2023年、2024年1-9月退休的,若老办法计发的高,实际养老金=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
2023年退休的,若新办法计发的高,实际养老金=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0.1+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0.9。
2024年1-9月退休的,若新办法计发的高,实际养老金=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
202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实际养老金=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
有的地方不管用什么办法计算出养老金后,最后加一个地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