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经理是什么意思(经理和主管的区别)

商业管理真知

经理,经营管理,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

主管,主要工作是管事、管人,主要是管理者。

1.管理者和经营者有什么区别呢?

管理者关注的做事的效率,强调执行力。

经营者关注做事的效果,强调方向性。

管理者关注正确地做事,讲方法、讲经验、讲能力。

经营者关注做正确的事,讲策略、讲悟性、讲智慧。

经营者要多思考,确保方向正确。

管理者快速行动,确保跟上节奏。

经理就是在经营者和管理者两个角色之间来回切换的人。

如果经理忙于管理,无暇思考经营问题,那么在作用上就和主管一样了。

如果主管再忙也会思考经营问题,那么其实也可以做经理的储备人选了。


2.经营者要做正确的事,什么是正确的事呢?

首先是正确地用人。

选对人,人对了,事就对了。

有可能,经理什么都没做,只是换掉了一个人,就是对组织做出极大的贡献。

所以,经理要花更多心思在人员动态的排兵布阵上,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其次是正确地投入资源。

经理手握资源投入的权利。

该投不投是懒政。

不该投却要投是浪费。

经理要动态调整资源的投入和组合,资源的精准投入才是正确的事。

最后是做正确的决策。

翻译组织的战略方向,定义出正确的目标。

目标不对,努力白费,方向正确,不怕路远。

决策出有效的策略和打法。

哪些市场要集中兵力投入?

哪些资源组合要改变模式?

哪些客户要舍弃?哪些客户需要做大做强?

经理每天都需要思考类似的问题,最终给出团队正确的指导并推动落地执行。


3.主管要正确地做事,怎样才算正确做事呢?

首先,要会做工作的梳理。

主管的具体事务很多,要善于将所有事务梳理归类。

找到事与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每项事务通过一个逻辑链条连接起来,主管就有了系统的思维。

主管要有系统思维,否则会被各种事务淹没,或者干脆干好一样,干不好一样,在工作中按下葫芦浮起瓢。

主管梳理工作,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是上级部署的工作,这一类事项最重要。如果你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不明确或者不认可,那就及时向上沟通,达成一致。

一类是自己主动规划的工作,在完成第一类工作之余,加上自己的一些规划事项,才能对团队有掌控力。

其次,要会做事情的分工。

凡是下属能做的事情,主管应该交给下属去做,而不是亲自去做。

在分工的初期,一定要教会下属,然后充分授权,同时也要授责。

主管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经验,学习新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主管要把时间花在下属无法替代的事情上,比如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流程的梳理、大客户的开发、员工需求的解决、带兵打仗鼓舞士气等。

只有善于把工作下沉的主管,才能高效完成组织的目标。

最后,要主动借力。

借上级的力,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获得方法上的指导,少走弯路。

团结职能部门的同事,借他们的力,获得必要的帮助。

借客户的力,推动一个行业的市场开发。

借下属的力,让少数正能量的人带动团队氛围。

主管做到以上三点,才算正确地做事,只有正确地做事,才有余力去思考经营的问题,才有机会往上发展一个级别。

主管和经理们,你们认为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