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槟榔有哪些好处, 你还在吃槟榔吗?
槟榔: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的原产地是马来西亚,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槟榔最主要的是作为咀嚼食品,尤其是海南及湖南一带,见面拆槟榔已经成为了一种客气的见面方式,嚼食槟榔后,据说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绯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样,心情会变得愉快,有时会产生飘飘欲仙的快感,也会让人感觉体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反应更灵敏,然而除此之外槟榔还有巨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槟榔原果的成分为31.1%的酚类、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纤维、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碱,较多为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且槟榔的种子中含有11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含有的脂肪、半乳糖、蔗糖、儿茶素等都是对人体有益。同时,槟榔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医学上认为:槟榔有祛痰止咳、消食醒酒、止吐驱虫等作用,且药监部门表示,目前我国有225个药品含有槟榔,也是证明槟榔药用价值的存在。
虽槟榔有如此多的好处,却还是抵不过一条:经常咀嚼槟榔容易致癌。
早期的一项研究来自槟榔种植区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医学跟踪调查发现,当地有接近60%的居民喜欢嚼槟榔,而该国口腔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此后,不少医学研究跟进,相继厘清了咀嚼槟榔与口腔癌的关系。其中包括,槟榔正使口腔癌患者年轻化、并呈现区域化发病态势。
研究者发现,和最早口腔癌多发病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近几年口腔癌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特点,3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日益增加,部分患者被确诊患口腔癌时还20岁不到,甚至包括儿童。此外,在槟榔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总会名列前茅,例如印度是消耗槟榔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口腔癌的高发国家;在我国,嚼槟榔主要流行于台湾、湖南、海南等地,口腔癌发病率也与此呈现出相关性。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关丽梅介绍,我国最早对于槟榔致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始于湖南省,“当地口腔癌患病率长期位居全国第一位,后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生口腔癌的病例与其长期咀嚼槟榔明确相关,也从那时起,槟榔的危害开始被国人重视。”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槟榔列为第I类致癌物(致癌物中最高级别),同级别的有烟草和砒霜。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咀嚼槟榔碱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这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中有2.3%—7.6% 的可能性转变为口腔癌。
中国首位发现口腔癌与槟榔有关联的学者翦新春发表的《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论文中指出,咀嚼槟榔之所以能导致口腔癌,是因为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
动物实验证明,槟榔碱可以使DNA分子单链断裂、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增高、基因突变,从而引起癌变;槟榔的有关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槟榔对口腔黏膜细胞、人颊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生殖功能均可造成损害。
简单来说,一方面,槟榔纤维粗糙,长期嚼槟榔会对口腔环境造成物理破坏,比如口腔黏膜损伤、牙齿损伤。另一方面,槟榔中含有的多种化合物会对口腔环境造成化学破坏,例如生物碱能直接杀死细胞,进而造成口腔损伤。在物理和化学破坏的双重推动下,长期咀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持续损伤。
这也足以解释许多长期咀嚼槟榔的人会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并伴有烧灼感,进一步恶化后,会出现无法进食刺激性食物,口腔内疼痛感增强,开口受限,语言不清等症状。
有神经分子影像学发现,嚼食槟榔会导致脑内情绪、认知和奖赏系统的功能失调,从而产生依赖。这意味着,随手可买的槟榔其实具有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自控。事实上,槟榔已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广泛使用的成瘾物质,排在烟草、酒精和咖啡因之后,在我国台湾等地,甚至存在戒断槟榔的专业协助机构。口腔外科医生表示,“鉴于槟榔的危害,最好不要好奇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