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如何认定
诈骗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使用欺诈手段获取公私财物,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并且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的行为。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不包括其他非法利益。
客观要件:
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因此处分财产。
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要件:
直接故意,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金额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可认定为“数额较大”。
法律后果:
诈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同时触犯了其他罪名,一般遵循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理;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且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