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是哪个朝代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而闻名于世。其中,莲藕的种植尤为盛产,每到夏季,莲叶茂盛,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一幅美丽画卷。在这片水域中,鱼儿们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莲叶之间,它们时而游向东边的莲叶,时而又游向西边的莲叶;时而向南边的莲叶嬉戏,时而又向北边的莲叶欢腾。这种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乐府这一音乐机构起源于秦代,最初负责管理音乐事务。到了汉代,乐府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除了官方雅乐之外,还开始收集民间歌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与歌谣相配的音乐逐渐失传,而歌谣则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得以保存。这些歌谣被称为乐府诗。
由于乐府收集的民间音乐和歌谣通常无法确定创作者,因此我们所见的乐府诗作者多为无名氏。到了北宋时期,郭茂倩将自己所收集的从汉魏到五代的乐府诗歌以及先秦至唐末的民间歌谣共5000多首编成了一本书,名为《乐府诗集》。这是目前收录最全的一本乐府诗集,对于对乐府诗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古代音乐之所以容易失传,原因在于缺乏精确的音准测量仪器和通用可靠的曲谱记录系统,这使得音乐在普通人中的普及和传播变得非常困难。一个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曲有误,周郎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故事讲述了周瑜能够轻易发现别人弹琴时的错误音调,从而被认为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反复聆听各种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一旦发现错误,便能迅速纠正。
由于会音乐和懂音乐的人较少,音乐的失传成为了必然。这首采自民歌的乐府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清新,词汇浅显易懂。相较于文人辞藻繁复的写作风格,它具有更强的文学性。乐府诗歌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对爱情的憧憬、人生的悲苦以及生活的细节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个传统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魏晋时代盛行的拟乐府以及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新乐府都秉承了为百姓发声的伟大传统。《江南可采莲》是一首古老的乐府民歌,最早收录在《宋书·乐志》中,注明为汉代民谣。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采莲季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句子浅显易懂,首句“江南可采莲”暗示了江南风景与北方的不同之处。虽然北方也能种植莲花,但在气候适应度上肯定不如南方生长繁茂。与江南相比,北方缺乏纵横交错的水网,因此无法种植大量莲花。北方水系不如南方发达,因此北方人不擅长划船,像采莲这样的劳动自然很少。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我都会立刻想到湖水潋滟的江南美景。北京的颐和园和圆明园也种植了莲花,清朝乾隆皇帝曾表示这是模仿江南景致而建造的。
美女划着小船在荷塘里采莲的场景非常生动,这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景象。采莲在古代少女心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因为“莲”与“怜”字的发音相近,她们通过谐音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南朝民歌《西洲曲》中有类似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其中的“莲子”可以隐喻为“怜子”,即爱你。
“莲叶何田田”描绘了莲叶的繁茂。叠音词“田田田”表示密集、拥挤、层叠、繁茂的样子,与单个“田”字表示耕种的土地本义无关。汉语里的叠音词和联绵词通常只是记音,与字形表达的意思无关。例如“龙钟”这个词表示人老了很邋遢的样子,不是指龙和钟表。同样,“田田田”并不表示莲叶拼在一起像个“田”字,也不表示莲叶和田地有什么关系,只是记录表示密集义的汉语词的读音。只有江南的莲花才能长得如此繁茂密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江南池塘之美,水产之丰。在采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鱼群嬉戏的喜悦。对于江南普通百姓而言,鱼是一种相对易得的肉类食品。我小时候在乡下,能够抓到一条鱼回去煮了吃,这是很美妙的感受。即使抓不到,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也会认为大自然真美好。因此,采莲时人们总是愉快的,看见鱼儿在水中游弋,会想象它们也像自己一样愉悦。鱼在莲叶的四个方向嬉戏的情景。乍一看似乎都是废话,很单调,但是这种简单的铺陈反映了采莲人朴素简单的快乐,不假修辞,脱口而出,体现了民歌的质朴风格。我们观看诗经时代的民歌,通常章句意思重叠。可以想象当时的民间百姓通常是一唱一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文人的炼句,它具有不同寻常的力量。有才华的文学家、艺术家通常能够看到朴拙的风格,别有韵味。魏碑体和李叔同的书法也是如此。
文学上也有类似的情况。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虽然最后两句仿佛是废话,但是质朴、纯真、敦厚的废话奠定了整篇文章沉郁顿挫的风格。在秋夜的阴霾中,一位作家谈及后园墙外的两株树,他并未直接表达内心的沉郁,反而让思维似乎被压抑得失去了灵活性,仿佛需要一株一株地描述这两株树。这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揭示了景物的单调性。然而,在这首描绘江南采莲的诗歌中,作者以质朴、笨拙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种看似简单的描述,却充满了欢快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绿色的莲叶之中,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喜悦。
这种以拙为巧的表达方式,在甲骨文中也有所体现。巫师在占卜下雨的时候,会用这样的句子:“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他们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地列举,仿佛也能看出当时人急欲知道天气状况的紧张心情。这种简洁而直接的表达方式,同样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无论是在诗歌创作中,还是在甲骨文的卜辞中,以拙为巧的表达方式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既能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