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深蓝媒体智库沙龙|探察IPO热背后的资本市场新趋势

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版图中,港股IPO正涌动着澎湃热潮。今年一季度,港股IPO募资额达到177亿港元。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出海融资”与“产业跃迁”的关键节点。港股市场凭借自身的制度特点和制度优势,成为国内大型企业实现全球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平台。4月24日,由北京商报社上市公司频道、深蓝智库ESG研究院联合主办,西街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承办的“港股IPO路径与生态共建”主题沙龙成功举办,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相聚一堂,共同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专业,并对港股IPO路径以及市场新趋势展开了深入讨论。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蔡辉在致辞时表示,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表现亮眼,15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7倍。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独特价值,也为跨境金融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依托商行加投行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优势,构建了经营专业化、服务体系化两大核心竞争力。

提及港股IPO热潮,北京商报社公司研究新闻中心副主任董亮也表示,港股IPO渐热,受到企业、投资者、机构及监管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赴港IPO热潮,得益于市场窗口打开及政策红利,由此带来产业升级与全球资本的共振。证监会去年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并且加快企业赴境外上市备案审批,港交所也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图说:中金公司黄达鑫分享观点

对于企业出海实操上的问题,中金公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鑫则在会上分享了“出海大潮下的资本运作建议”,对企业出海的三个基本模式进行了解析,包括业务出海、融资端的IPO以及并购端。此外,黄达鑫表示,2024年9月,香港市场股权融资出现急速增长,除了整体的市场环境之外,还得益于美的集团的H股发行,提振了香港市场以及A股上市公司的信心。截至目前,香港IPO待发行的项目还有100个左右,行业分布聚焦于高端制造、消费、新能源、医疗等新兴经济的相关领域。

另外,黄达鑫还在会上分享了港股IPO的整体流程以及跨境并购整体流程。

图说:科律律师事务所徐一林分享观点

企业想要实现港股上市有哪些路径?科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一林在会上分享了“香港上市程序及主要条件概览”,详解了香港上市的三条主要路径,包括绝大部分企业可用路径,即香港上市第八章路径以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的“18A”、特专科技行业上市规则的“18C”。对于三大上市路径需要满足的条件,徐一林也在会上进行了详细解析。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在会上了做了“美国对等关税的逻辑和前景”的主题分享,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梳理了特朗普关税的一些目的和逻辑。

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靳明明则分享了“企业投资出海的路径模式、法律监管及风险防范。

图说: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周晓璇分享观点

沙龙最后一个环节由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总助周晓璇带来了“出海背景下企业跨境资金管理服务交流”的分享。

据了解,企业在出海以及在境外上市过程中最关注就是跨境资金管理和资金回境使用方面的内容。在当天会议上,周晓璇就详细介绍了企业海外上市过程当中涉及到的跨境基金管理要求,资金回到企业主体后如何用更好或者管理方式让所募集的资金得到比较有效的汇率保护。

另外,周晓璇也介绍了兴业银行的跨境财资管理产品,能够协助企业对全球资金管理的安排和调度。

通过一场务实的头脑风暴,“港股IPO路径与生态共建”主题沙龙探讨了港股IPO与企业出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变革,洞察了资本市场的新趋势和内在逻辑,同时也为企业赴港上市指明了最优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