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宁夏金凤区启动“微网实格”新模式

清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七子连湖社区医生张婷婷已挎上医药箱、带好记录本穿梭在楼栋间。作为社区的微网格员,她要跟随网格长董晶晶一起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开展上门服务。当敲开中海国际二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朱老伯家门时,迎面递来的温水融开暖意:“姑娘啊,上次按照你说的剂量用药以后,最近感觉好多啦!”这样的场景,如今是金凤区840多个“微网格”里的常态。

8月14日,在黄河东路街道,131名微网格员集体上岗,铿锵誓言响彻现场。上海西路街道天润府社区72岁的退休老党员王文义得知社区招募微网格员,不但自己主动报名,还积极推荐“老搭档”参与。王文义接过聘书时,手指摩挲着封面的烫金字迹:“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就是发传单、做好上级政策的例行宣传,现在我自己也可以发挥作用了,我们就是服务大众的‘眼睛’和‘耳朵’。”这份转变源于金凤区委组织部7月底推行的“微网实格”管理体系。在组织部统筹下,首批在丰登镇西新村、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等18个基础各异的村(社区)开展试点,全区划分出842个微网格,1700余名像王文义这样的党员、退役军人、热心居民被纳入“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长—微网格员”四级治理队伍。

“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是“微网实格”的核心。我们每个微网格覆盖50-100户,确保责任到人、服务上门。”黄河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丁娟指着墙上的网格地图说。微网格员队伍高频次下沉网格,与网格员协同作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统筹网格内各项工作,真正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

午后,万悦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杨秀兰在车库角落发现消防通道有大面积杂物堆积,立即拍照上传至网格群并及时处理。“我是这里的物业人员,也是微网格员,有了这个新身份,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更快更方便了。”杨秀兰说。

与此同时,金凤区加强协同联动,将原本分散的综治、综合执法、民政、应急等整合为一张“综合服务网”,把下沉包抓的社区干部、民警、综合执法人员等专业力量纳入网格协管员。“过去跨部门事项要挑选时机开好几次协调会,遇上专业问题我们心里也打鼓,”贺兰山中路街道银丰社区工作人员李晴说,“现在省心多啦!街道有培训,也能随时找协管专家队友商量。我们作为‘小区管家’,既要摸清家长里短、讲明政策,也得当和事佬、跑腿办杂事。如今报个问题上去,责任单位及时认领,三天内保准有人上门,方案也给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效率,居民都说‘灵得很’!”

“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由粗放向精微、从有形向有效深刻转变。下一步,金凤区还将持续发力,探索推行微网格员‘季度评议+年度总评’模式,科学考评、多维激励,确保‘微网实格’取得实效。”金凤区委组织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