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传统锁业锚定“智造”

来源:经济日报

拥有94年历史的山东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曾以“三环”铜挂锁闻名的老字号,如今已转型为30余家国内知名车企的核心供应商。2024年,该公司汽车锁产品出口业务同比增长30%。

烟台商人杜沛然等人创立的“顺记工厂”,是三环锁业的前身。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锁具品牌涌入中国市场,三环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面对竞争压力,三环锁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坚持将年利润的15%投入技术研发。终于生产出通过美国ANSI三级认证的防技术开启锁具。

正是源于对质量的坚守,公司生产的锁具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远销海外,成为国际知名的锁具品牌。“制造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守住质量这个根本。我们的汽车门锁不良率控制在10PPM(百万分之十),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0%;新能源汽车锁具耐腐蚀测试达3000小时,远超国标要求的720小时。”三环锁业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付维诺说。

“我们的锁扣生产线已于2018年实现全自动化,目前已投用12条生产线。新工艺实施后,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质量大幅提升,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达到99.99%。同时,原来的5道工序4人生产模式已变成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订单也增加了不少。”三环锁业智能装备公司经理李锋说,公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铜铁挂锁延伸为汽车锁及零部件、指纹锁、民用装饰门锁及防火锁、逃生五金、工业智能锁、远程门禁控制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各种金属及塑胶表面处理产品等上千个品种,产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及中华老字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

付维诺介绍:“目前我们的汽车发动机罩锁是汽车门锁市场的标杆,各项数据均为行业第一。”

随着全球制造业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传统锁具行业面临市场饱和、技术瓶颈和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三环锁业深知,唯有主动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走进三环工业园的智能车间,在一个个工业机器人的协同作业下,产品零部件在狭小空间实现了无人化搬运、识别、组装。三环锁业智能车间主任杨宗政向记者展示数字孪生系统,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显示着转型成效:智能化改造使单线产能提升40%,人工成本下降65%。“眼前这条我们自主设计的大型自动化流水线,是生产汽车前盖夹板的生产线,全部采用工业机器人搬运、组装。生产线通过对工装的快速切换可以实现15种产品的高柔性生产,且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高20%以上。例如,为某车企定制的生产线,换型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25分钟。”

2024年6月,三环锁业新建造的智能装备大楼正式启用,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车间采用大量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操作提升一倍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三环锁业智能装备年度产值较2023年增加39%。

“公司凭借先进的智能制造能力,在满足自身设备加工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业务。目前,公司已成功打开市场,获得国内许多设备加工订单,业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付维诺告诉记者,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三环锁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方向找准了还不够,还要坚持创新。”付维诺说。近年来,三环锁业逐步实现了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市场领域也由传统的民用五金拓展到商业安全、家居安防等多个领域。(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