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税收数据显示宏观政策发力见效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呈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实体经济持续壮大、服务消费增势较好、交通物流保持通畅等一系列亮点。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相关数据有效反映商品和劳务的流通情况。透过增值税发票数据,可以窥见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同时,从财政部发布的今年前2个月财政收支数据也可以看出,一些重要行业税收表现良好。比如,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支撑作用增强,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幅较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等等。
税收数据反映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新亮点背后,是宏观政策正在发力显效。今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打出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年初以来,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及早发力,推动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以大力提振消费为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29.3%和38.4%,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同比增长15.9%,新扩围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7.3%。颇为迅猛的增幅反映出市场的火热程度。而消费者热情的迸发,则主要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今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是去年的2倍。春节前,中央财政提前预拨810亿元资金,让广大消费者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更好满足消费需求。由此可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有效,直接带动了消费市场明显升温。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还需要宏观政策讲求时机和力度,提高实施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强有力支撑。
宏观政策要争时效。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宏观政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适度靠前、及早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目前,各项宏观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比如,各地加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近日财政部宣布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清单”上还有不少工具与措施,也应加快落地实施,尽早释放红利。
宏观政策还要讲实效。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难点、堵点,提高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真正起到实效。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协同、有效实施,以实现预期目标。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配合,增强政策合力,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
不仅是税收数据,近期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数据,也反映了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加快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更有效改善预期、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