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总统太强硬,特朗普骤降1%关税?陈冰:哄哄罢了

直新闻:美国和日本、菲律宾达成了贸易协议,从中反映出怎样的趋向?特朗普说菲总统太强硬,美方调低了对菲关税,真是那样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8月1日关税暂停期最后期限来临前,美国宣布了一些贸易协议,而其总体套路是制定一个比“解放日”关税低的税率,迫使对方购买更多的美国货,增加对美投资,以及对美国开放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
不过,美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出区别对待。美国对待发达国家如日本,将关税税率下调到15%,要求日本对美增加投资5500亿美元,开放日本农产品市场;而对待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印尼,关税税率都是19%,比日本的要高一些,但要求菲律宾对美国开放市场,对美国商品免关税,要求印尼购买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
这就表明,美国对发达国家的税率可能要低一些,而对发展中国国家要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商品技术含量较高,因此不太容易找到替代品,而发展中国家多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容易找到替代品。
至于特朗普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太强硬,他不得不把税率从20%下调到19%,那就是哄马科斯高兴。美菲贸易协议中,美国占的便宜太多了,比特朗普4月宣布的对菲加征17%关税还高出2个百分点。另外,美菲协议中还限制了菲律宾的贸易自主权,不允许菲律宾与所谓“最敏感的第三国”签订新的双边或优惠贸易协议,否则美国将单方面终止与菲律宾的协议,这实际上剥夺了菲律宾与其他国家进行多元经济合作的权利。

直新闻:美菲达成贸易协议的同时,也强调加强防务合作,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更是说防卫全靠美国了,这对南海局势将有怎样的影响?
特约评论员 陈冰:菲律宾之所以作出那么大让步,与美国签署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就是试图抱紧美国的大腿,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扰乱南海和平。马科斯访美期间,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两位美国高官都向马科斯承诺,美国将保卫其长期盟友,“增加军事资源以遏制强硬的中国”。
特朗普会见马科斯时,说的话就更有意思了。特朗普说自己不在乎菲律宾和中国交往,还对马科斯说“你同中国打交道不会困扰我”。这是支持菲律宾与中国交往还是对抗呢?特朗普并没有回答。
我认为,特朗普更多地是在忽悠马科斯。美菲签署了不平等贸易协议,当然也得哄马科斯高兴。中国外交部此前已经表明过立场,美菲开展任何合作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挑动对抗,加剧地区紧张。换句话说,虽然菲律宾政府想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代理人,但菲律宾根本不具备议价能力,从美菲贸易协议就可以看出。同样,菲律宾总统也不具备热炒南海议题的能力,南海局势不会因为美菲签署贸易协议而有所变化,美国高官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不过是外交辞令。

直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您认为中美能达成贸易协议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中美在8月1日这个特别日子前举行贸易谈判,且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放风说可能“很快”访华,似乎有达成中美贸易协议的乐观情绪,但不确定性尚存。
美财长贝森特说这次会谈的目的主要是延长当前的关税休战期,也就是将即将于8月12日到期的关税延缓期进一步延长。对于美国来说,延长关税休战期对自己更有利。而根据美国与一些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基本上都调低了进口税率,幅度在10%到20%之间。最新达成的协议是美日、美菲之间的协议,其中美国对日本进口商品征税15%,对菲律宾征税19%。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就显得太高了。
另外,中美贸易关系很复杂,不同产品有不同税率,谈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不容易。根据美方透露的谈判议题,如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场准入问题,美方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等,几乎都超出了中美贸易谈判的范围,美国是把自己的“私货”强加进来,增加了谈判难度。但是也不排除谈判出现戏剧性变化,由于特朗普关税打破了正常的供应链产业链,美国企业已不断给特朗普和白宫打电话,称工厂可能要停产,据说福特汽车已经损失10亿美元。特朗普关税已经反噬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也许会迫使美国政府回归理性,尽早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作者丨陈冰
排版丨盘思仪
编辑丨陈淼松
审校丨吴蔚
监制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