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安舒美”品质路绘就民生新画卷 ——安顺公路管理局“十四五”安顺干线公路改扩建纪实
在广袤的黔中大地上,公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连接民生的纽带。
“十四五”期间,安顺公路管理局将王若飞同志“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为民情怀融入公路建养主责主业,持续加力推进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项目,“畅安舒美”的品质公路正逐渐成为现实,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铺就了康庄大道。

安顺公路管理局 王远峰摄
以“畅”为先 打通发展动脉
近年来,安顺市持续推进公路网络提档升级,着力构建“畅安舒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虽然部分低等级路段仍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但随着“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这一局面正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工程方面,安顺公路管理局已高质量完成G321西秀区青山至普定新房、G321普定新房至熊家场、G356镇宁大山哨至落别三大国道路网改造,总里程达到77公里公路改扩建工程。即将启动G658普定县城至斯拉河45公里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覆盖安顺市西秀、镇宁、普定、六枝、平坝5个县区14个乡镇,进一步织密区域交通网络,着力打通黔中交通发展主动脉。
据了解,安顺市境内主要国省干线公路通过实施改扩建进行了提等升级,安顺公路从三、四级变成二级,宽度增加,线行改善,路面品质得到提升。二级公路占比在“十三五”基础上提升了29.2个百分点,达到94.8%。同时,优化了公路纵面线形,让沿线居民出行实现“上得去,下得来”。新改扩建的项目进一步优化了路网结构,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让通行时间大幅缩短,物流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以“安”为基 筑牢安全防线
在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安顺公路管理局始终将“安”放在首位,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加强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完善高路堤、临水、临崖、急弯等危险路段安全护栏全覆盖,护栏端头外展或入地,对桥梁护栏涂刷防污染反光漆,设置EVA柔性道口桩,在事故多发、车流量大的平交路口安装太阳能光控地埋灯、波形护栏安装太阳能光控轮廓标,在适宜路段实施“快出慢进”“宽浅边沟”“路宅分家”等设施,全方位保障公路通行和人民群众安全。并加强对已完工项目的地质灾害点处置和破损路面修复。
“十四五”期间,该局依托G354线、G356线、G320线、S212线共完成37个地灾点治理和G354乐坝线57公里路面修复改造工程,确保公路安全隐患“常态清零”。

安顺公路管理局 王远峰摄
G354镇宁自治县乐纪至坝草段是火龙果、蜂糖李、芭蕉、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运输的重要交通要道,从北到南贯穿六马、良田、板阳等10余个村寨,串联多个产业园区。2023年,该局对该路段18个地灾点进行新建抗滑桩、框架锚杆防护、恢复路基挡墙等治理,提高了沿线乡镇安全出行环境及沿线产业运输条件,助力蜂糖李等特色农产品“黔货出山”,作好通行保障。
“自从公路边的地质灾害处理完,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公路的改建升级,不仅仅是畅通物流通道,更重要的是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居住在镇宁自治县沙子乡乐纪村的村民王刚由衷感谢:“以前总担心房子被泥石流冲垮,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现在好了,不仅住得安心,出行也更加放心!”
以“舒”为本 提升服务品质
另外,舒适出行环境不仅是路的延伸,更是幸福的抵达。安顺公路管理局秉持"出行即服务"理念,打造高品质公路服务体系,让每段旅程都成为享受。
其中,G356大落线K8服务区集成"6+N"服务功能,配备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厕所、地方特产专柜、餐饮等设施。G321青新线关大服务区项目注重人性化设计,建设中不断完善基础功能,还注重发挥项目与安普高速关大服务区“背靠背”的区位优势,规划设置服务区之间连接通道,共享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市、公厕等资源,并将普通公路流量引进高速服务区,实现互联互通,精心打造省内首个高速公路与国省道服务区融合示范点。

安顺公路管理局 王远峰摄
同时,该项目注重公路绿化,在道路两旁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不仅能够美化路域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稳固路基的作用,让出行者仿佛置身于绿色长廊,在视觉与身心上都得到放松。此外,在风景宜人路段通过增设路边休闲观景点、配备长凳、垃圾桶等设施,为过往行人、司机提供停车休憩环境。全力打造"出行即享受"的现代化公路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以“美”为魂 打造路域景观
公路既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展示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的载体。因此,从立项之初,安顺公路人便遵循“一条大道、两种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畅安舒美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老路走廊、路侧乱石堆、弃渣场等路权范围进行统一设计,实施绿化美化,增设路边停车区、休闲观景平台,并将自然景观与当地屯堡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匠心打造"颜值""气质"兼具的品质公路。
在G321青新项目旁的尖山村文化广场,该局为当地群众免费修建了一个集文艺表演、运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群众场所。每逢各种纪念日,村民们便自发组织在这里舞龙舞狮、跳花灯、跳地戏等,展示着安顺屯堡的民俗风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提升道路颜值的同时,更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打造这条公路,我们将美学与实用结合,每一棵行道树、每一处景观都精心雕琢,努力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如今公路通车,沿线乡村经济活了、人气旺了,每当看到游客停车驻足赏美景时,我感到一切付出都值了!”安顺公路管理局项目科技术员刘豪说。

安顺公路管理局 王远峰摄
“畅安舒美”品质路的建成,让安顺公路完成了从“通”到“畅”到“美”的蜕变,也是安顺公路发展的时代答卷。三条改扩建公路像焕发生机的动脉重新融入安顺交通网络,不断推动“交农旅研”相融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2023年12月,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安顺召开,参会人员观摩了安顺G321青新段改扩建成果,现场感受公路建设服务“四新”主攻“四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效。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顺公路管理局积极研究应用公路新科技,申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5项,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中“高强高韧机制砂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获得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区公路沥青路面服役寿命及性能提升关键技术”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路面钻芯机防污染装置”获得贵州省公路水运工程2024年度“微创新”成果奖,“太阳能自发光式防盗公路里程桩”获得贵州省总工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质量协会2023年职工“五小”优秀奖。这些科技的创新应用,确保了项目施工更加科学高效、节能环保,为今后公路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如今,行驶在安顺新改扩建的公路上,一幅现代化交通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人民群众不仅能感受到宽敞平坦的路面带来的舒适与便捷,也有智能化的服务区提供着温馨周到的休憩服务。一条条“民生路”“幸福路”正以“畅安舒美”的新姿态,串联起黔中大地上的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站在新起点,安顺公路管理局将继续以高标准精筑品质路,让人民群众的出行之路窗外皆风景,处处皆安心。
通讯员 王远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潇
编辑 胡玉山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