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政校共建“双平台”!佛山构建社会工作新引擎

5月21日至22日,在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一周年之际,佛山接连打出社会治理创新“组合拳”,一边联合市委党校成立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组建专家智库;一边携手佛山开放大学共建佛山社会工作学院,打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平台。两大平台以“理论研究+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推动佛山社会工作进入新阶段,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5月21日,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成立仪式举行。

21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党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并为首批50名研究基地的特聘专家颁发证书。双方依托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聚焦市委中心工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专题培训、学术论坛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佛山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等工作,更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21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党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并为首批50名研究基地的特聘专家颁发证书。

5月21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党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并为首批50名研究基地的特聘专家颁发证书。

研究基地是佛山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落子。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廖义斌表示,成立研究基地主要目的是集众人之智,借智借力加强佛山社会工作的理论、制度、实践研究总结和推广,助推佛山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要用好佛山党的社会工作研究基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开展理论研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聚焦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担当作为;注重梳理典型经验,讲好佛山故事,努力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有力驱动。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航表示,市委党校将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与市委社会工作部通力协作,坚持党建引领,把准研究的方向;深化协同创新,汇聚智慧合力;扎根基层实践,服务群众需求,全力支持研究基地建设,为佛山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与研究基地相呼应,佛山社会工作学院则重在业务技能培训,打造常态化培训和服务平台。

22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和佛山开放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佛山社会工作学院。作为全市首个政校共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平台,它将通过“学历+技能+实践”模式,推动社区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标志着佛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标准化、专业化、本土化的新阶段,将为佛山培养更多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廖义斌指出,当前社会工作从局部“专科治理”微循环转向全局“全科治理”大循环,成立社会工作学院既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大社会工作”格局的实践探索。双方将在学历教育、技能提升、业务培训、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五大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佛山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社会工作品牌。

“我们不仅要挂牌子、搭台子,更要结果子、树品牌。”佛山开放大学党委书记苗磊表示,将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把学院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的加油站、技能提升的新课堂、政校合作的示范窗,打造一批具有高度政治担当、扎实工作技能、服务大局情怀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5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刘静林受邀分享“社区合伙人”实践及思考。

5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刘静林开展社区运营专题讲座。

从研究基地到社会工作学院,佛山搭建起社会工作“双塔”架构。当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交织成网,佛山正在书写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坚实支撑。

文图、视频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莫璇 张伟科 屠海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