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微博清空!销量暴跌、工厂停摆……哪吒汽车拿什么“逆天改命”
哪吒汽车,风波再起。近期,“上海总部被供应商讨债”“解散研发团队”等传言环绕其中。
4月17日,上游新闻注意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将其微博账号内容已全部隐藏。

目前,张勇微博账号中所有内容已无法查看;张勇的短视频账号目前仍然正常。
被曝已在英国?14日曾回应
近日,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于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目前身在英国。这一消息加剧了外界对哪吒汽车未来走向的担忧。
自2024年底卸任CEO以来,张勇转任公司顾问,但其行踪的曝光与公司当前债务缠身、销量归零、工厂停摆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舆论对其是否“脱责离场”的质疑。
4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向哪吒汽车内部管理层询问张勇在英国一事是否属实,公司是否正常运转时,对方表示:“这个真的不知情,公司在正常运转,但运营捉襟见肘。”
4月14日下午,元新闻记者注意到,张勇朋友圈更新,疑似回应“已在英国”相关传闻。张勇称:“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哪吒汽车如何从高坛跌落?
哪吒汽车成立于2014年,母公司为合众新能源。2018年,张勇加入并担任总裁,主导品牌命名与市场策略。其延续了北汽新能源的“低价高配”打法,主攻包含网约车、租赁B端市场,凭借哪吒V、U系列车型迅速打开市场。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估值一度达250亿元,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黑马”。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哪吒汽车的销量增长开始放缓,公司的财务状况、供应链问题及营销战略调整等方面也逐步显现压力。与此同时,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对哪吒汽车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严峻挑战。
2024年,其销量断崖式下跌至6.45万辆,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滞后,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对此,张勇在面对这些压力时做出了数次战略调整,尝试通过拓展产品线、提升智能化水平等方式力图逆转局面。但有分析认为,这些调整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张勇在2024年年初开始频繁出差,并在离开哪吒汽车之前与高层进行了多次战略讨论。有分析认为,张勇的离职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有关,尤其是在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新能源政策变化的过程中,张勇与高层的战略思路未能完全对接。
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车宣布因“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顾问,创始人方运舟兼任CEO。
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随后,工厂停摆,供应商与经销商集体维权,员工欠薪、车主售后无门等问题集中爆发。
3月初,哪吒汽车的研发团队将被整体解散传闻屡屡出现,有消息称在收到通知一周内签署离职手续的将赔偿N+1,赔偿日期签署到5月30日。此外,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图片称,供应商前往哪吒汽车上海总部讨债,部分供应商在哪吒汽车总部打地铺。
3月19日,针对研发团队将整体解散的传闻,哪吒汽车法务部紧急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传闻“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等信息,系不实传闻,但公司CTO戴大力、智驾负责人王俊平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研发体系几近瓦解。
押注海外与融资
一系列危机之下,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从幕后走到台前。
他在发布的全员信中提到将实施一系列改革,包括聚焦海外市场,计划未来2-3年内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从哪吒汽车近期释放的信息看,其重点已聚焦海外市场。3月,哪吒汽车推进南美、泰国市场布局,获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授信,与当地代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但有观点认为,本土竞争力不足,海外市场也难有胜算。
今年2月,哪吒汽车透露E轮融资计划,规模40亿至45亿元,领投方出资约30亿元。据新京报,3月19日,公司称融资进展暂时无法透露,新资金到位可能需先解决现有债务。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哪吒汽车转机取决于短期止血(恢复配件供应、重建售后网络)、中期输血(确保E轮融资到位、优化成本结构)、长期造血(明确技术差异化路线),否则可能成为新势力淘汰赛的牺牲品。
战略不清、门店收缩、配件缺货、维修断供、供应商债务危机.....深陷困局的哪吒汽车或许正等待融资来逆天改命。
综合自封面新闻、安徽商报·元新闻、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