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我的从医路 —— 回望初心谈感想 | 高兴中:三十载从医路:在银针药香里寻得生命的答案

【来源: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_工作动态】

我叫高兴中,从1990年考入贵阳中医学院针灸专业至今,进入医学行业从事临床工作已经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从青春少年到渐进花甲,从意气风发到历经沧桑,站在人生第三个十年的渡口回望,1990 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仍历历在目。当我攥着贵阳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未曾想到这份误打误撞的选择,竟成了贯穿半生的生命轨迹。三十载光阴流转,当年怀揣父亲期许迈入医门的青涩少年,如今已鬓染霜色,在诊室的望闻问切间,悄然完成了从杏林新人到老中医的蜕变。

记忆溯回到高考时的抉择时刻,填报志愿的迷茫如同江南梅雨般挥之不去。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我的志愿表,声音里带着庄稼人特有的笃定:“医生这行,能帮人救命,稳当。” 至于针灸专业的选择,不过是翻开招生手册时偶然瞥见的名字 —— 那时的我,对中医的认知仅停留在古籍插图里的悬壶济世,和街角药铺飘出的淡淡药香。谁能料到,这份懵懂的机缘,竟让我与千年岐黄之术结下不解之缘。

而让我真正叩开中医大门的,是父亲那双神奇的手。那年,我意外摔断前臂,在西医建议手术的焦虑中,父亲连夜翻正骨秘方。当他布满老茧的手掌轻托断骨,运用 “拔伸牵引、旋转屈伸” 的手法复位时,我清晰感受到传统医学的温度。那些浸泡着草药的夹板,不仅固定了断骨,更将中医“简、便、验、廉”的魅力深深烙印在我心间。从那一刻起,银针与药香交织的世界,便成了我毕生追寻的理想。

三十年医路蜿蜒,我愈发笃定这份职业选择的珍贵。行医的价值从未系于声名与成就,而在于每一次将银针精准刺入穴位时,患者紧锁的眉头渐展;在于用君臣佐使的配伍驱散患者病痛后,那句真挚的 “谢谢”。当看到慢性病患者通过调理重拾健康,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远比任何荣誉勋章都来得炽热。这份职业不仅滋养了我的生命,更让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

在岁月沉淀中,我对中医的理解早已超越 “治病救人” 的技术层面。它是流动在《黄帝内经》竹简间的天人合一智慧,是《伤寒论》字里行间的辨证施治哲学,更是渗透在《本草纲目》草木芬芳里的生命关怀。从五运六气的时空观到阴阳平衡的处世之道,中医用最朴素的哲学教会我们:治病如治国,养生即养性。这份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医学体系,既是守护国人健康的千年屏障,更是连接古今、走向世界的文化纽带。

三十年前的偶然选择,在岁月长河中逐渐显影为命运的必然。如今坐在诊室里,望着候诊区患者期待的目光,我仍会想起父亲那句朴素的叮嘱。中医之路没有终点,唯有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传统的赤诚,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继续跋涉,方能不负医者初心,不负这三十年的医路光阴。

来源:六盘水市中医医院 高兴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