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花开激活“春日经济” 阡陌交通描绘振兴图景
央广网西安4月11日消息 春拂秦岭,山花烂漫。在关中环线以南,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八号公路如一条蜿蜒的丝绦,将沿线的村庄串联成链,在秦岭北麓织就一张文旅共生网,带动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产业繁荣发展。
桃树种植,是鄠邑区八号公路沿线村庄柳泉口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全村共种植桃树500余亩。每逢春天,漫山遍野尽是桃红,与周围的梯田、村落共同勾勒出一幅和美的春之图景。随着八号公路产业带打造及沿途各村村内道路硬化,来八号公路沿线村庄的游客多了起来。柳泉口村依托百亩桃林每年举办桃花节,不仅产业发展得更加红火,也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柏油路通向半山腰的民宿(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没修路之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两脚泥。现如今,全村的道路全部黑化、硬化,路好了游客自然就多了。”鄠邑区柳泉口村党支部书记宫万民站在桃花广场指着蜿蜒的山路介绍道,今年桃花节期间柳泉口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了村民家中蜂蜜、核桃等土特产的销售,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感觉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还有在柳泉口村经营民宿的“00”后小伙弋龙辉。2019年,弋龙辉将外婆的半山老宅进行改造,经营起茶馆民宿。弋龙辉回忆道,前几年,一下雨进山的汽车车轮就会在泥里打滑,上山下山都不方便。如今,柏油路直接通到民宿门口,也为民宿带来了更多客流量。

弋龙辉正在自家民宿擦拭琴桌(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段懿庭 摄)
提及未来发展,弋龙辉信心满满。“相当于八号公路不仅把沿途的村子串联起来了,也把各村的多元业态串联起来了。”弋龙辉说,在鄠邑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八号公路”文旅产业带的新业态主理人和乡村创业者成立联盟,共同挖掘和展示秦岭生态文化和关中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合力带动村民就业和农产品销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游客正在丁村的种植园内赏花游玩(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段懿庭 摄)
从关中环线西端沿二号公路向北,便到丁村。一到周末,鄠邑区丁村的种植园就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大家趁着春光正好赏花踏青,享受惬意时光。
“前段时间的桃花,现在的樱花,未来还有彩叶银杏和鸡爪槭供大家入园免费赏玩。”提及自家种植园在网络“走红”,种植园负责人王恳满是自豪。“路好了,游客来赏花、客商来采购苗木也都方便了,也吸引了企业前来投资,带动村子‘颜值’与经济双提升。”丁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将告诉记者。
一路兴,百业旺。“柳泉桃花节”“太平紫荆花节”……基于完善的交通体系,春日的鄠邑区正以花为媒,用“赏花经济”激活全域文旅融合新动能。
监制:陶玉德
统筹:李红笛 张伟
记者:侯凯奇
视频:侯凯奇 段懿庭(实习)
鸣谢:西安市鄠邑区委宣传部 鄠邑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