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 | 国际电影节选片人齐聚每个电影节都欢迎中国电影——只要它是一部好电影
4月20日下午,北影节“国际会客厅:选片人授课”活动在北京首创郎园Station举行。作为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行业交流板块,本次论坛邀请来自世界五大国际电影节的重量级嘉宾,围绕选片逻辑、投稿路径、国际交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讲授,干货满满。
本次活动采用授课形式进行,论坛邀请到了圣塞巴斯蒂安、柏林、多伦多、东京与威尼斯五大电影节的资深选片人、策展人及顾问代表,他们不仅介绍了各自电影节的运作模式,更以鲜活经验为中国电影人提出了切实建议。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林清心女士围绕电影节的结构、参赛机制与国际特色进行了详细讲解。她重点介绍了“新导演单元”“美食电影单元”“Nest青年单元”等极具辨识度的板块,并强调圣塞巴斯蒂安对全球首映和导演首作的高度重视。
林清心表示,选片是一种发现,也是一次文化对话。她提醒电影人:“请坚持讲你自己的故事。不要迎合趋势,不要在字幕环节草率收场。”在她看来,字幕质量与物料准备同样是打动电影节的关键要素。

柏林国际电影节选片人王庆锵指出,柏林国际电影节诞生于冷战格局中,本身就承载了文化传播与软实力展示的功能,而这份基因也使其一直关注边缘声音与社会议题。
在谈到中国电影是否容易入选柏林电影节时,他直言:“所有电影节都欢迎中国电影,只要它是一部好电影。”他鼓励年轻导演不要猜测电影节想要什么,而是专注创作,做好每一部作品,“总有一天,是电影节来找你。”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选片人安妮塔·李女士介绍,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作为全球最大的观众电影节之一,始终保持与市场和大众的紧密连接。她指出,亚洲特别是华语电影近年在北美市场持续升温,华裔观众的文化共鸣也促使选片人更多关注该地区作品。
她建议电影人:“请明确你作品的目标观众,也请准备好与之匹配的宣传策略。你不仅在拍电影,更是在讲给世界看的故事。”

市山尚三介绍,影片质量是东京国际电影节唯一评判标准,只要影片够好,不设国别上限。“去年我们选择了五部中国影片,原因很简单——它们足够好。”
作为熟悉华语电影的资深策展人,他坦言不会刻意平衡国家比例,“如果一年中国电影特别优秀,就可以多选几部;如果质量不够,也可以一部不选。”他鼓励电影人放下顾虑,把重点放在作品本身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艺术顾问保罗·贝尔托林强调威尼斯电影节对“世界首映”影片的重视,同时也详细梳理了包括主竞赛、地平线、沉浸式影像、修复经典、影评人周等多元单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不同路径。
他特别指出,很多亚洲电影首次在欧洲崭露头角,正是从威尼斯开始。他鼓励首次拍长片的导演大胆投报:“只要你的电影够独特、够成熟,威尼斯就会为你敞开大门。”
这场高密度、高专业度的行业分享不仅带来权威信息,也为中国电影人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指明了方向。正如多位嘉宾反复强调:“每一个电影节都欢迎中国电影——只要它是一部好电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