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速度”背后的营商密码

7月8日,焦作市解放区焦南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到平东里园区走访调研。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冯佳志 通讯员 马虹光 刘文佳 文/图
“真没想到,52家门店的营业执照一天就全部办好了!现在园区遇到任何问题,政府都能快速响应、及时解决,这样的服务让我们商家倍感暖心。”7月8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焦作市解放区平东里园区负责人王平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作为焦作市首个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厂房改造类城市更新项目,平东里园区汇聚了餐饮、文创、零售等多种业态,商户需求复杂多样。解放区通过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制度、开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举措,实现了园区发展需求与政府服务的精准高效对接,创造了优化营商环境的“解放速度”。
创新机制听企声靶向监督解难题
在该区百祥食品冷链中心,一场关于交通优化的“现场办公会”令人印象深刻。该企业因厂区周边道路规划问题,导致大型冷链车辆进出困难。在了解情况后,该区纪委监委启动“纪企直通”机制,协调住建、城管、交管等部门现场研判,通过新增辅道、优化信号灯等举措,彻底解决了困扰企业运输“肠梗阻”问题。
近年来,解放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主责,聚焦重点项目,围绕优化涉企服务、推动政策落实、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扎实开展涉企服务监督行动。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定期实地访问、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听企声”活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迫切需求。今年以来,已走访重点企业3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13条,发现并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6个。
为进一步拓宽问题反映渠道,该区纪委监委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网络:线上开通“一键举报”平台,线下设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和相关职能部门吃拿卡要、慢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线索。针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从惠企政策落实、窗口服务效能、涉企审批规范透明等具体事项入手,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督,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一对一”下发工作提醒单、问题督办单,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
聚焦窗口强监管政务服务提质效
政务服务窗口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解放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窗口服务突出问题,通过“暗访+体验”方式开展窗口作风专项整治,推动辖区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在服务模式上推行“去柜台化”,变“面对面”为“肩并肩”;在办事流程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群众反馈监督上,建立复杂问题会商机制,确保各类诉求有效解决。
“现在来办事就像有专属顾问一样,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某企业经办人任先生的感言,道出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心声。“新窗口、新服务、新体验”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
完善机制强震慑护航发展不停步
优化营商环境非一日之功。该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施治,通过建章立制推动监督治理工作规范化,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对19个涉企部门开展“过筛式”检查,组织派驻组长对40名涉企科室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坚持严字当头,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并对典型案例定期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深入开展招投标等领域专项整治,梳理2020年以来招标投标工程项目109个,发现问题线索11件,立案6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移送司法1人。
“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解放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秦广东表示,将继续创新监督方式,在惠企政策落实、审批服务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以“硬监督”提升“软实力”,为辖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