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公铁水空”建设齐头并进 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南宁市全面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南宁市围绕服务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成型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运输在由大到强、从有向好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在平陆运河(南宁段)上,现场航道水面宽阔,两岸护坡等工程施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记者 黄红锦 摄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500公里


在南宁至宾阳至黎塘公路项目老六来大桥施工现场,施工车辆穿梭不断,工人们忙碌不停。“按时序稳步进行,下一步要开始桥面施工。”广西南宾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新华一边查看施工进度,一边盘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南宁至宾阳至黎塘公路项目一期工程路基工程累计完成98.9%,桥涵工程累计完成95.0%,路面工程累计完成77.4%,交安工程累计完成58.2%;二期工程路基工程累计完成68.14%,桥涵工程累计完成58.06%,隧道工程累计完成82.83%,路面工程累计完成22.07%。


“现场我们各专业工程施工已全面开花,项目整体处于建设中期大干阶段。我们要把工期抢在前头,特别是二期工程的桥梁、隧道等建设,为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这条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宾阳县城至南宁城区距离,实现宾阳县城至黎塘镇快速交通网,进一步加强南宁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沈新华说。


除该项目外,南宁南过境线、鹿寨至钦州港公路(横县至钦州港段)、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穿山跨河、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在邕城大地铺展,公路沿线人流物流畅通八方,书写了南宁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市交通运输局交通发展科科长黄新介绍,目前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效率持续提升。其中,公路路网更加完善,全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500公里。乡村公路基本实现乡乡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100%通四级及以上公路,20户及以上自然村屯100%通硬化路。


形成“六向辐射”快速铁路网


4月11日9时许,南珠高铁玉岑段站前2标段完成管段内全部预制梁架设任务,为后续开展无砟轨道施工创造条件。南珠高铁玉岑段是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延伸,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111.03 公里。项目的建成通车,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桂东地区交通条件,密切桂粤两地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南珠高铁玉岑段站前2标段完成全部预制梁架设。(南宁铁路供图)


与此同时,在南凭高铁崇凭段,数辆曲臂台车巨臂高悬,作业现场焊花飞溅如金色雨点;混凝土泵车长臂伸展,将混凝土精准浇筑至模板内……建设者们正抢抓春季施工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南凭高铁崇凭段已顺利完成首条接触网导线架设和全线铺轨工程;新建站房进入全面装饰装修阶段,站房工程有望6月交付验收;预计今年内具备通车条件。


南凭高铁崇凭段开通运营后,南宁至凭祥可实现高铁直达,动车直抵中越边境城市,两地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个多小时压缩到1个多小时,进一步完善边境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中国对接东盟便捷的运输通道。


目前,我市现有在营铁路13条,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条,总里程超600公里,形成“六向辐射”快速铁路网。


平陆运河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乘船行驶在平陆运河(南宁段)上,只见航道水面宽阔,不少工作船正在江面进行施工,两岸护坡等工程有序推进,通江达海链全球的梦想指日可待。


当前平陆运河已实现马道枢纽上游航道停泊锚地与新福水上服务区顺利通水。站在新福水上服务区码头上,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陆家琨介绍,新福水上服务区已完成水工建筑物施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福水上服务区房建项目。新福水上服务区作为平陆运河南宁段唯一一座水上“补给站”,建成后将为过往船舶提供生活供给、环保服务、应急保障及管理服务等,对保障平陆运河后期高效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上游航道停泊锚地位于新福水上服务区上游航道右岸,是平陆运河航运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让船舶在等待过闸期间停泊,避免大量船舶聚集在船闸附近造成拥堵。


陆家琨说:“平陆运河建设者实干争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程建设,各项进度超时序完成,已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据统计,平陆运河一季度完成投资48亿元,占一季度计划的107%;完成土石方开挖1300万立方米,占一季度计划的113%;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76.5万立方米,占一季度计划的109%。


围绕平陆运河建设,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已开展平陆运河“江侧”江海联运规划研究工作,并已通过中期评审,正在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平陆运河江海直达船型研发,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水运科科长张平表示,今年将加快推动平陆运河配套工程实施,提升航道等级及开工建设一批港口作业区码头,扩大水运通道和提升南宁港的吞吐能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南宁港作业区码头招商工作,力争今年落实5个作业区码头投资主体,新增15个泊位开展前期工作。同时配合推进右江航运提升行动,力争金鸡滩二线船闸工程今年具备开工条件,推进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今年完成固投5亿元。同步研究开通南宁港至越南海防的客货运航线等。”


T3航站楼中央区钢结构主体封顶


随着数十台液压提升器协同作业把中央区钢屋盖整体提升至46.8米标高,标志着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中央区钢结构主体正式封顶,这座未来将为旅客提供全新体验的航站楼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下一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中央区将全面转入金属屋面等施工阶段。


T3航站楼中央区的设计在结构形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采用多项全国首例的钢结构形式,例如66米超大跨度下悬挂的双层观景平台网架、单榀屋盖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达18米的网架结构、40米高上下铰接的幕墙摇摆柱,以及50米超长索拉式空铁联运吊桥结构。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双层观景平台。


据介绍,双层观景平台被分为空侧与陆侧两大区域,总面积达3700平方米,空侧观景平台约1000平方米,提供了空中看飞机起降的绝佳视角。而陆侧双层景观平台则更为宽敞,约2700平方米。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南宁吴圩机场T3航站楼二标段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董立说:“空侧的观景平台方便旅客在候机的时候可以全景观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陆侧的景观平台是在66米超大跨度网架下悬挂的双层景观平台,其中还包括餐饮服务和小型商业综合体。相信未来这里将成为机场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南宁又一张城市名片。”


此外,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将朝着更高效、更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唐际宇表示:“我们重点要打造绿色、智慧以及人文机场,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和软实力,为旅客打造更为舒适、便捷且富有文化特色的出行体验。”


随着T3航站楼的建设推进,南宁航空枢纽加快形成,目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空侧转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中心4小时航程可覆盖全部东盟国家和首都城市以及国内九成以上的省会城市。未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将跨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总旅客保障能力将从原来每年的1600万人次提高到5000万人次,在安全保障能力、运行通达效率和经济带动等方面实现“进阶”。



图片

1.明天出征!神二十“太空出差三人组”亮相!
2.广西推出37条政策措施助力工业经济稳增长
3.深耕跨境合作 共筑贸易通道——南宁加强经贸交流助力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阮晓莹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韦一璞
二审丨奚林忠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