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简历:一腔热血洒高原,他未曾远去
1993年4 月,孔繁森刚刚来到西藏阿里任职,他翻来覆去一夜难眠,白天有40多名干部请求调走,想发展却留不住人才,实在是难啊!
他的双手紧紧地握着这些调职报告,眼眶泛红。这些人大部分都在阿里工作了好多年,突然想离开,并不是对阿里没有感情,而是因为阿里的贫穷让他们没有任何的盼头。
阿里想要发展,就得留住人,可这对于贫穷的阿里谈何容易呢?
众所周知,阿里是西藏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小山区,这里平均海拔4500以上,极高的海拔导致了氧气的稀薄,冬季既寒冷又漫长,再加上交通不便,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无疑是难上加难。
然而,孔繁森并没有向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屈服,他想要改变阿里,想给阿里的人民带去幸福的生活,想要阿里的干部能安心的留在阿里工作。
他义无反顾拿起纸笔,走遍阿里的各个小镇,环境的艰苦和路途上的舟车劳顿,并没有让他退缩,他所思所想,都是如何改变阿里。
他的步伐如同一把尺子一般,丈量着阿里的每一寸土地,当他的脚步踏上雪山时,他会弯腰捧起一把雪,尝那雪的味道,然后会无比兴奋的告诉大家:“这是特别棒的矿泉水,如果开发好了,让老外拿美元来跟我们换。”
当他的脚步踏上阿里的草原时,他会俯下身子,去仔细观察草场的长势,并询问牧民:牛羊的长势如何,牧民的收入如何。
就是这样的一步步丈量,让他发现了阿里的优势,这里有天然的矿泉水,有优质的草原发展畜牧业,有天然的矿场,又靠近边界,直通南亚,贸易也十分方便,阿里这片土地并不贫瘠,相反是一块天然的宝藏。
了解了阿里的优势之后,孔繁森组织了开发阿里研讨会,这次大会掀开了阿里走向繁荣的篇章。
研讨会结束后,孔繁森就带领着基层干部,在这里修建了工厂,并开通了贸易口岸,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阿里由一个贫瘠的小山区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生产总值超过1.8亿的经济区。这个成绩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傲人的。
就在阿里的经济走向正轨时,一场天灾将发展中的阿里带入了低谷。
1994年的冬天,阿里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孔繁森收到消息后,又奔赴在了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没过膝盖骨的雪,走一步都费力,然而孔繁森却在这样的暴风雪里,慰问了每一个重灾区,并给灾区的群众带去了救灾物资,他鼓励大家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扛不过去的灾难。”
阿里这场天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扛过去了。可,带领他们搞发展,抗雪灾的孔繁森却在一场车祸中,没有扛过来,他永远的离开了大家,离开了阿里。
当阿里的群众听到孔繁森去世的消息时,他们悲痛欲绝。
孔繁森出殡这天,阿里的群众自发走向街头,走向吊唁场,来送这个为阿里呕心沥血并献出了自己生命的共产党人。
孔繁森将自己的忠诚全都奉献给了党,将自己全部的爱留给了藏族人民,他的赤胆忠心,是阿里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灯塔,是他无私的自我奉献,成就了今天阿里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