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的接班人——阿巴斯个人资料
阿拉法特与阿巴斯
马哈茂德·阿巴斯,又名阿布·马赞,是阿拉法特逝世后国际社会公认的巴勒斯坦领导人。
阿巴斯出生于1935年11月15日,曾获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59年起协助阿拉法特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一直深受阿拉法特的信赖。阿巴斯主要负责财政及外交事务,1980年担任巴解组织国内和国际关系事务部负责人,阿巴斯由此发展了一个包括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和情报部门首脑在内的庞大的人际网络,这种背景把阿巴斯推向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为巴解组织成功地募集到大量资金援助。
阿巴斯作为法塔赫的第一批成员,以较为温和理智的对以态度著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阿巴斯的温和态度与法塔赫内部其他“激进”势力形成鲜明对比,与法塔赫关系密切的1972年慕尼黑大屠杀,事后也被证明与阿巴斯毫无关系。1993年1月,阿巴斯出访沙特,成为海湾战争后首位出访沙特的巴解组织官员,为改善和修复巴解组织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张关系做出了贡献。在改变巴以和平进程的《奥斯陆协议》中,阿巴斯更是作为巴解组织的代表在协议上签字,这使他在巴解组织内部地位急速上升的同时,也使他温和理智的形象在西方国家更加深入人心。
虽然阿巴斯较早的加入法塔赫,但并未担任重要职务,巴解组织早期的武装斗争也参与甚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巴以和平进程开始后,阿巴斯才真正跻身巴解组织内部高层。1995年,阿巴斯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秘书长,成为仅次于阿拉法特的第二号人物。
其实,阿巴斯能够成为阿拉法特接班人的另一个原因:阿拉法特两名重要的助手阿布·杰哈德和阿布·伊亚德已经去世了。1988年,阿布·杰哈德被以色列特工暗杀;1991年,阿布·伊亚德被内部对手暗杀。如果阿布·杰哈德和阿布·伊亚德两人能够存活下来的话,那就轮不到阿巴斯接班了。
20世纪90年代初,阿巴斯曾作为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
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阿巴斯接任巴勒斯坦领导人。政治资历以及武装斗争经验,是巴勒斯坦民众和各方政治势力重点关注的部分,而这恰恰是阿巴斯所欠缺的短板。同时,阿巴斯的温和务实态度,使他在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容易留下“软弱”的形象,这也是阿巴斯能力不足以服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阿巴斯继承阿拉法特职位的结果,引起了巴勒斯坦内部众多政治派别矛盾的加剧。2006年,法塔赫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输给哈马斯;2007年6月,在加沙之战后,法塔赫失去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造成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阿拉法特逝世后,法塔赫的颓势由此可见一斑,阿巴斯政治能力不足的缺陷也暴露无遗。
为改变“软弱”形象,阿巴斯也采取措施刻画其“强硬”的一面。2009年 8月4日,在上次法塔全国代表大会整整20年后,第六届法塔赫全国代表大会在伯利恒召开,超过2000名法塔赫代表参加了会议。阿巴斯希望通过召开这次会议,巩固自己在法塔赫的领导地位,并从阿拉法特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阿巴斯在会议上提出“武装斗争是巴勒斯坦人抵抗以色列的一种选择”,希望以此展现自己“强硬”的态度。但事与愿违,法塔赫内部政治力量对此疑虑重重,各方政策观点依旧分歧严重,而阿巴斯对此却无能为力,大会随后陷入争吵和分裂之中。阿巴斯对法塔赫统治的失控,使阿巴斯的政治形象再受打击。
正因阿巴斯温和务实的政治态度以及并不显赫的政治经历,成为巴勒斯坦其他政治派别攻击指责、法塔赫内部争权夺利以及外部社会轻视巴勒斯坦的重要原因。另外,巴勒斯坦分裂局面充分暴露了法塔赫与哈马斯难以调和的政治矛盾与路线分歧,而这种内部的分裂对于巴勒斯坦建国以及巴以和平进程,无疑是危险且致命的威胁。
1993年阿巴斯陪同阿拉法特前往美国签署了“奥斯陆协议”,1994年阿巴斯随阿拉法特回到阔别多年的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