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的“冲锋战士”人物事迹
专业自学,从设备工程专业到市政公用工程一级建造师,一步步成长为响应公司转型升级号召的闯将;开拓创新,从“空中丝路”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项目到“纵横交错”的湖北十堰林荫大道项目,一个个城市基础设施凝聚了他的钻研和创新;勇挑重担,从孜孜不倦的技术员,到多个项目的负责人,一次次迎难而上诠释了新时代建筑人的坚守与奉献。
他就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基础设施公司湖北十堰林荫大道项目经理闫学冲。从业24年来,他立足岗位,用坚韧和责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迎难而上的“冲锋战士”。2022年,他获评湖北省十堰市劳动模范。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复合型人才
“热力管道铺设完成后,下一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回填了……”近日,在十堰市茅箭区,我们见到了脚不沾地,正在柳林沟内涝治理工程项目现场前后忙碌着的闫学冲。
2002年,闫学冲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进入中建三局后,他从基层做起,在机电安装岗位上潜心学习,顺利成为机电安装一级建造师。当他得知公司提出从传统房建向基础设施转型的理念后,闫学冲立即响应号召,开始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市政公用工程。
就这样,通过三个月挑灯夜战的连续学习,闫学冲成功考取市政公用工程一级建造师资格证。
2018年11月,闫学冲调入基础设施分公司。他根据公司安排,在分公司各项目进行现场研究和指导。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之一的海军五项场馆工程,这也是全局唯一的军运会场馆工程,项目时间最紧、规格最高,闫学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项目顺利完工。比赛期间,场馆设备均正常运行。
挑战新业态建成标杆工程
由于工作出色,2019年2月,闫学冲担任十堰林荫大道项目建设负责人,首次架桥修路,闫学冲和技术人员夜以继日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技术规范,一点点攻克周边厂房、电塔迁改及顺接现状繁忙交通道路等难题。
然而他发现,项目上海路-北京路-重庆路车行立交工程的下穿部分采用长度343米的双向4车道下穿通道结构,面对中心城区深基坑、如同“蛛丝”的地下管线,在充分了解情况后,闫学冲带领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排查管线位置,建立管线迁改清单,与业主方及管线权属部门展开频繁沟通。他和项目团队经常深夜还在进行各种模拟演练,制定周密的管控方案。2019年4月,下穿通道顺利通车,这次经历为后续项目建设大大提升了信心。
随后,闫学冲将工作重心全面放在林荫大道1、3号线建设上,但长达6公里的线路上布满征迁点位,点位种类复杂,征迁难度非常大。闫学冲多次上门和产权人展开沟通、协调,带领项目团队先后完成了30余个点位的征迁,完成拆迁面积3万余平方米,圆满完成了林荫大道1、3号线两条道路全线征拆任务。
“征迁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难。比如我们找到一处征迁点,但是早已经没人居住,有的甚至连当地社区也联系不上。只能在周围多方打听。”闫学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深刻。
除了征迁问题,在林荫大道3号线施工至起点时,地面的一段专用铁路难住了大家,如何保证铁路安全以及施工后差异沉降是最大的技术难题。为保证通道建设期间既有铁路安全运行,闫学冲召集技术人员展开探讨,最终,创新提出“支护桩桩基—箱涵永临结合”技术成果,不仅确保了铁路的施工安全,还节省117天工期,创造了34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2021年夏季,林荫大道1号线与3号线先后顺利通车。通行那天,看到平坦的大道上车流如梭,他深感,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工程一线书写责任担当
2020年初,闫学冲告别家中妻儿前往火神山医院进行支援。到达建设现场后,闫学冲开始参与运送物资车辆交通疏导、病区内部装修等工作。“每天最少工作时间在14个小时以上,任务最紧张的时候连续3天都难得合眼。”在火神山医院支援11天后,闫学冲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雷神山医院参与支援建设。
“作为国企的一名员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是这个时候,我越应该冲到最前面。”他坚定地说。
2021年6月,十堰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闫学冲主动向十堰住建局请缨,在第一时间组织10余台挖掘机、3台铲车进行抢险,后续组织项目青年突击队20余人参与十堰市艳湖小区4栋楼共计168户居民住房修缮。在16天的时间里,他带领项目同事不惧挑战,始终战斗在建设前线,圆满完成抢险任务。
“今后,我将继续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一如既往地钻研建设前沿技术,为祖国繁荣、城市建设、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谈及未来,闫学冲说。